我的志愿行———关于推普周活动的一些感想
我的志愿行———关于推普周活动的一些感想
听同事说文山县每年都会搞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场地选在人流量大的双桥花园广场,正巧旁边大兴寺门口今天有个人才市场,广场上显得格外的热闹.拉好横幅,搬好桌子椅子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了.然后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之前是有文件公示今天上午有防空警笛预警的,可这忙那忙就给忘了......结果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听到一遍又一遍的警笛声,不明就里的扫了眼周围这才想起有这挡子事. 言归正传,再来说说这次推普周的一些感想吧.之前对于这样的活动还是觉得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这里,即使是在行政单位,人与人的交流基本是用文山话的.当你一再坚持用普通话与那些当地人交流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一开口,对方就已经知道我是谁了.最搞笑的是有一回通知一个乡镇的团委书记有关团代会事宜,对方一开口就是语速极快的文山话,我只能很无奈的提醒他不好意思我听不懂,希望他能说普通话,谁知对方一楞,也很无奈的说,我还是说文山话吧,我说普通话你更听不懂...... 这样的情况在上海,尤其是在上海的大学中就极少发生,因为一旦你在公共场合大侃上海话,那些外地的同学就会认为你是在歧视他们,你的行为即被视为排外.呵呵,在上海,其实是很忌讳被别人说排外的,至少我是那么认为的.可是这样的认为在这里似乎全然失效,很多志愿者都说初到服务地,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只能慢慢适应.现在我也只是在对方语速不快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对方的意思. 再说这次活动,结束后感觉意义并不大,愿望是好的,可不改变一些观念,不能创造一些大环境的话,根本不是每年一次的推普周可以改变的.这样的情况其实还能衍生出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为何云南会一直都很贫困,为何在乡下,孩子辍学是一件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不排除地理环境等硬件上的先天不足,可是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人的观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等等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不改变这些,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云南落后的现状.有时看着一个个来团委寻求学费或生活费帮助的学生来了又走,都会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人无法选择出生,那么未来呢?他们是否有能力去改变,甚至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