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博士 来源:CSR微侃
最近,一篇题为《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文章,再次将这种一厢情愿做公益的弊端和危害昭著天下。农村的孩子们列举了大学生支教的许多弊端,诸如“占用孩子们假期的时间”、“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孩子们对这种强加给他们的支教活动感到十分厌烦,而且觉得这些“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所给予的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志愿者的爱心破坏了孩子们心灵的安静。这让孩子们失望的同时,也让志愿者们的内心感到了刺痛。
其实,这是很多机构、企业在做公益活动中普遍遭遇的困惑。原因是深层次的,社会阶层间的对立和矛盾,政府对公益事业不作为甚至变相推给企业,机构和企业对公益的无知或是出于私利而急功近利,志愿者爱心宏大素质欠缺,等等。
从机构和企业方面来分析,很多机构走上了歧途。他们只顾自身的公益意愿和计划,根本不过问受支援对象的实际需求,也不去研究受支援对象的特征,公益活动的影响,效果,可持续性等问题。
许多公司的决策者并不了解公益。曾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问CSR经理:我们打算这个周末派一些同事去献爱心,你了解一下上海周边的果林,然后能包个大车,联系住宿、1-2天往返的,就可以。显然,这位总经理对公益一窍不通。在上海周边,2天能往返的距离内,根本没有蛮荒的果林,也没有穷苦的果农。这种郊游式献爱心更不是CSR价值的体现。
做公益必须首先要“去道德化”。这是我多年前倡导的,我也是这样实践的。我反复观察和比较过、那些去道德化做的好的,公益活动往往成功、持续、创造了价值。相反,劳民伤财而且还带来社会恶果。所谓“去道德化”,就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估、运作、管理公益项目,杜绝盲目地凭道德情怀、热情不负责任地做公益。
首先,要暂把情绪上的、情感上的、道德上的爱心放在一旁,以商业逻辑、价值流方法,冷静而严谨地分析一件公益项目的需求、背景、与企业或机构的核心价值吻合度,以及可持续地实施这项公益活动的能力、制约因素,从而得出可行性结论。
有了这一步,接下来要研究这项活动给受支援对象带来的影响,还要研究这项活动给收支援对象及其社区带来哪些风险,给企业及志愿者带来哪些风险,在准确甄别风险之后,确定规避和化解风险的措施。
此外,要根据项目的特点,社区和受支援对象的特点,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技能,文化和人文风俗。
最后,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以及与受支援者、当地社区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及“纳入”计划(Engagement Plan) 。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做残疾人柔力球项目时,不是简单地出于同情心,出资对身边的残疾人捐助,而是在捐助的同时,用商业经营的理念去考量,这个项目有没有长远的共同价值。如果有,怎样将其做的长远,并最终使残疾人在自我运营能力上提升到少依靠捐助的水平上,使这项运动得以持续的发展。这就要从品牌建立的角度、通过公共服务购买渠道使残疾人骨干队伍向社区提供有偿柔力球培训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这样既有助于残疾人自身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残疾人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加强。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企业有偏向PR的沟通计划,但从不做“纳入计划”,往往是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一朝一夕,最后惹来一身麻烦。所以,公益活动的制定、实施、管理以及可持续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科学和社会学规律,有其内在的商务逻辑。开展企业公益活动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而不是所谓的道德观。唯其如此,企业公益活动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才能创造企业和社会价值。
推荐阅读:
何谓有效公益?
作者:李志艳 来源:社会资源研究所
无论国际或是国内,有效公益都还不是严格的术语。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种价值主张,它希望把公益人的视角从“透明性”、“专业性”以及对公益资源的渴望,转移到成果或社会影响的关注上。因此,有效公益的焦点一定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非公益人的能力、职业素养,也非公益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后面这些都是投入、手段或者是切入点,而非最终的目的地。
如果我们套用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对“有效性”的定义,那么“有效公益”指的是公益的资源和能力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而成果则一定在组织之外,即社会问题的解决,公益人以及公益组织不是社会议题的“利润中心”,从来都是“成本中心”。
放在现实语境中,“有效公益”至少包含五大面向,我称之为“有效公益五要素”,也可以说是判断某个公益组织或公益项目是否有效的五个标准。
1. 针对性:公益瞄准的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切中了目标对象的关键需求,公益投入、活动、产出、成果之间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干预脉络,并且有望贡献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2. 效果:公益组织或项目给目标对象带来了切实的改善,并且没有衍生重大的负面效果。
3. 效率:与效果相比项目的投入和成本是划算的,有着合理的社会投资回报,公益组织和项目管理恰当且运转流畅。
4. 可持续:在公益组织或项目撤出后,目标对象的改善可以延续,有一套机制可以确保公益效果的长期性。
5. 宜推广:公益项目所承载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和可推广性,并开放给更广泛的社会所用。
在这五个要素中,相关性是效果和效率的基础,可持续和宜推广则是效果和效率在更纵深的时间以及更广泛的空间上的延展。没有这两种延展,单就项目而言可能是有效的,但社会系统性的变革却无从发生。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不能难看出“有效公益”的价值主张,至少它在以下三个基本点非常明确且不容辩解:
1. 从问题出发:有效公益认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因社会问题而生,公益设计针对的是社会问题,监测评估量度的是人们对问题认识的变化以及问题被解决或缓解的程度。公益问题是一切公益活动的根源,我们不应脱离社会问题来谈论公益人、公益组织甚至解决方案。
2. 目标对象为先:有效公益认为捐赠人、基金会、NGO、志愿者、以及社区里的合作伙伴,能够聚集在一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解决目标对象所面临的问题。公益的首要客户是目标对象,捐赠人、基金会等资源方都是支持性客户。
3. 成果导向:判断公益组织及项目是否有价值的根本依据是项目的成果,对成果的衡量涉及到上述五个方面的标准。项目的投入、活动、管理、产出等只有在产生成果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有效公益与提倡量度公益成果是两回事,尽管公益成果的衡量是推动有效公益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成效的衡量涉及人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权利及关系的变化等等,很多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是无形的,科学的评估工作对于很多初创的公益组织来说,不仅困难而且成本昂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因此要放弃对成果有效的关注,我们仍需要通过一些感知和逻辑的力量,努力界定成果,并以有效为灯塔来设计和执行组织和项目的公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