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99|回复: 15

助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初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7日,天津市南开区海光寺汉咖啡,温柔的驴子(简称驴总)组织了一次座谈会,中午刚刚到达,驴总就递给我一本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拿来粗略翻了一下,认为是作者写的有关家乡的小说,暂放一边,先开会。
      4月29日,130公交车上,拿出这本书开始阅读,刚一开头,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作者在写自己的家乡,只不过不是纯小说,其中夹杂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以及旁征博引的名家语录。但很快我被其中的两棵古树所吸引,作者把古树看作是家乡的象征,是他自己的精神图腾,但是随着城镇化迁移,家乡不在了,古树被强买整棵挖走,被运到城市高价售卖。从此作者的故乡沦陷了,精神图腾也轰然倒塌,作者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这些古树被卖到城市以后,成活率非常的低,即使成活也需要高昂的维护成本,要专人照看,还要打吊针,输营养液~~~它们只能这样坚强的维持活着的状态。看到这里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惋惜,为古树的命运惋惜,也为作者家乡的沦陷惋惜,更为改变不了这一现状感到惋惜。

      再继续深入阅读,发现自己的理解相差甚远。作者从古树的迁移逐步深入到土地改革,农民的变化等更深的话题,我没有这么博学的知识,理解不了这些逻辑关系和演变过程,我从中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助学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农具,进入了城市,但是他们不具备在城市发展的技术和能力,他们只能干着做简单的工作,维持着在城市活下来,很少有人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难道这不是一种掠夺吗?对农村劳动力的掠夺。可能有人会说,他们是自己要进城打工的,我们并没有邀请他们来。是,你并没有邀请他们来,但是收入差距,城乡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全方位的差别,逼迫着他们离开土地。好像说的有点远了,拉回正题,说说助学的事。

      我们经常在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享受平等的教育,为此我们为贫困地区捐赠各种学习用具,小到铅笔橡皮,大到学校房舍,一应俱全。当这些硬件逐步满足教学要求,甚至部分学校达到一般城市学校的水平的时候,我们的助学就算是成功了吗?我看未必,这时候我们要想想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提到这一问题都在说,我们想让这些孩子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在城市找到好的工作。从为孩子考虑的角度看,这个想法没有问题,包括我自己在策划津麦第二课堂项目的时候也在说,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更加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读过这本书后,我不这样认为了。我认为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助学,那我们和掠夺农村的资源又有什么区别。(各位先别急着喷。)我们都学过生产资料的定义,生产资料不单单指土地,农具,种子等,人也是生产资料之一。当我们将这些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在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稳定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从农村掠夺了生产资料,掠夺了资源,而且掠夺的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我们就是这样,在无形中掠夺了农村的重要资源。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不去帮助他们就对了吗?当然不是,我并没有否定我们助学的意义,只不过要慢下来想想我们的目的。我们助学绝不应该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将来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应该是教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积极的面对农村的生活,并能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让他们在农村生活的更好,而不是像那些古树一样,被强移到城市,仅仅是维持“活着”的状态。

      哩哩啦啦,写了这么多,我自己都快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了,在最后阐述一下我的想法:我们助学绝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朝一日能够离开农村,相反,我们要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了改变自己的家乡而享受平等的教育。
发表于 2014-5-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5-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昆明,我听了莫凡的演讲,前面的我都记不住了,但有三张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一张是钢铁般坚毅的面孔,一张无助的面孔,一张温暖的面孔,这三张照片是一个女人的照片,这三张照片,我认为就诠释了麦田计划的意义。
第一张照片:钢铁般坚毅,这家有5口人,女人的母亲,舅舅(或者兄弟,具体我记不清了,是一个弱智),两个小女儿,全家就她一个劳动力,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多么贫困,麦田计划走进她家,当老莫问她还需要什么帮助时,这个女人说:我已经很感谢你们帮了我女儿,其他的事情我可以自己来。
第二张照片:无助的面孔:时隔几年,当老莫再次来到这个家时,女人的眼睛瞎了,可以想象,一家的劳力,一家的支柱就这样倒了,这一家怎么办,当时,老莫想的是,给她们钱也会花完,还不如把女人的眼睛医治好,就在论坛发帖募款,募到款项,送女人到医院把眼睛治好了。
第三张照片:温暖的面孔,几年后,女儿高考了,考上了大学,老莫去看望她们,问女儿有什么要求,女儿的要求让所有的人吃了一惊,她要找她爸爸,原来都以为她家没有男主人,现在女儿提出要找她爸爸,爸爸是四川人,通过四川志愿者,联系到了她的爸爸,老莫带着女儿去四川见到了她的爸爸,原来,爸爸因为生活太难,回到四川,起码在四川还可以种地,有一点收成,为了节约一点路程给她们,多少年都没有回去看望过她们母女,现在女儿长大了,家庭也得到了改善,他回到了她们母女的身边。
最后的一张照片是女儿带着自己的孩子甜美的笑容,女儿大学毕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想,这就是麦田的动力
发表于 2014-5-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但读书不能没有实践,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一群只读书没有实践的志愿者,对于鼓励用更多行动进行志愿服务的公益团队会是一场最大的噩梦。

中国的志愿者元年是2008年,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志愿者团队都还太年轻,理论知识上还是单薄的,它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在各个方面来强健、丰满自己,需要学会更好在中国现有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中落地生根。

麦田助学做的是什么?它来源对于贫困山区孩子情感迸发出来的责任,后续就是不懈的坚持、学习、实践、与更加专注、深入的积累与尝试,造成了现在的麦田助学。它表现在各个方面,从一个拥抱、一个小游戏、一根铅笔、一双冬鞋、一份自此以后不间断的资助款、一本图书、一封书信、一个电话、一张图画、一个沙包、一付跳绳。。。
这里面既有微不足道、也有价值不菲的财物和服务,但哪一个不是包含着对于孩子的最基本的关怀。

官方点说,麦田助学表现在他的使命:"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平等享受教育。"
这个使命也许听起来不是那么具体,甚至有些遥不可及。实际上他已经是非常明确的服务对象(贫困山区的孩子)、和达到的目标(平等享受教育)构成的。对于各个发展情况不同的地方团队来说,虽然各有侧重,却不会脱离这个核心。

说到底,助学是来源于情感,依托于行动的社会活动。它更偏向是一门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发展最核心的基础就是实践与反省。“前者是建筑的砖石,后者是黏合砖块的泥浆”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温柔的驴子


    学习了,理论要学,实践也要继续。
发表于 2014-5-2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实农村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且以后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城镇化是必然的趋势,农村人口减少不可避免,不存在“掠夺”农村人才的问题。
我的老家在一个很偏僻的山区山沟,以前随处可见的大水牛已经很难看到,取代之的是各种小机械;由于产量提高,一些农田被改种经济作物,山上也到处是经济作物......时代在改变,也许从生产操作到销售,到大的市场动态,都是农民需要关注的。所以下一代农民,不是“锄禾日当午”那个伯伯了,因此接受更多的教育,对于他个人,或者对社会大环境,都是有好处的。
发表于 2014-5-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和城镇,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形态。一些社会问题、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一定会出现和存在的,也一定会得到改良的。所以适应当下,比纠结于村口那棵消失的大树更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唏嘘的猪肉佬


    您说的不错,农村经济发展确实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应该鼓励他们丰富知识。

我只是觉得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志愿者包括我自己在内,一直都是想让山区的孩子能在城市找到好的工作,却忽视了对家乡的热爱,如果是这样的话农村经济的改善将会非常缓慢。只有热爱家乡,才能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家乡建设不是吗。
发表于 2014-5-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啊
发表于 2014-5-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享的心得的确让大家深思,未来的助学导向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去实践和探索
发表于 2014-5-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和探索
发表于 2014-5-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摸着石头过河
发表于 2014-5-6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枫 于 2014-5-6 11:57 编辑

我个人认为,助学当中更重要的是在物欲至上的大环境中,让孩子感受爱,从小埋下爱的种子,让他们在步入社会后,不容易被物欲击倒。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海枫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4-5-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助学不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脱离家乡,而是要让他们学好知识,将自己的家乡变的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462837729


    谢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3 12:39 , Processed in 0.0698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